武汉大学杨景媛这事儿,真是越扒越精彩。
原本以为只是她诬告肖同学性骚扰的闹剧,没想到拔出萝卜带出泥,不仅她自己被全网锤爆,连她的导师郭汝飞也被扒了个底朝天。
最近,这位副教授可能是真的慌了,直接清空了自己的个人主页,试图抹掉网络痕迹。可惜互联网是有记忆的,他删得再快,也挡不住网友的深扒。
杨景媛这事儿,一开始就透着股邪性。
2023年,她在武大图书馆指控19岁的肖同学“隔空性骚扰”,还逼对方写下道歉信,随后把事情闹上网,导致肖同学被学校记过处分,学业和人生几乎被毁。
结果法院一审判决出来直接打脸,肖同学根本没性骚扰,他当时只是在挠湿疹,医学专家都出来作证了。
可杨景媛不仅拒不道歉,还在朋友圈高调炫耀自己保研成功、准备去香港读博,甚至扬言要继续“追杀”肖同学,向他的目标院校投举报信。
展开剩余81%杨景媛的这种嚣张和恶毒彻底激怒了网友,大家开始深扒她的黑料。
先是她的硕士论文被翻出来,里面错误离谱到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没上过大学——把1949年写成“1049年”,凭空编造了一部《离婚法》,篡改WHO数据,甚至大段抄袭别人的论文。
让人愤怒的是,这样一篇漏洞百出的论文,居然通过了武大的盲审和答辩,还让她顺利毕业、保送香港浸会大学博士,给人的感觉武大的学术审核就是个摆设。
事情闹大群情激愤后,香港浸会大学火速表态,要重新评估她的录取资格,而武汉大学也被迫成立调查组,宣布要彻查她的论文问题。肖同学的母亲也直接向法院起诉杨景媛侵犯名誉权,要求她赔偿精神损失。
曾经趾高气扬的杨景媛,眼看大事不妙便开始了卖惨博同情,说自己“抑郁了”“一直在吃精神类药物”,可惜网友并不买账。
毕竟,当初她毁掉肖同学的时候,可没想过放对方一马。
这场闹剧最讽刺的地方在于,当初杨景媛想用诬告毁掉一个无辜的男生,结果最后毁掉的,却是她自己和她的导师,杨小姐的导师郭汝飞也被拖下水。
火眼金睛的网友发现,这位副教授不仅学术指导能力堪忧,名下多篇论文涉嫌抄袭,还被扒出是个“资深拳师”——他的研究课题和公开言论,几乎都在挑动男女对立。
比如,他的一篇论文里声称“社会对女性系统性不公”,另一篇又批判“男性霸凌文化”,可到了审核学生论文时,这些“正义感”全成了摆设,连《离婚法》这种低级错误都能放行。
2024年他刚被评为武汉大学“师德标兵”,结果转眼就被曝出指导学生论文相互抄袭,甚至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接收导师是师兄弟关系,被质疑学术推荐搞“近亲繁殖”。
随着舆论发酵,郭汝飞可能真的怕了。
8月初,他突然清空了自己的个人主页,删光了所有公开的学术成果和社交媒体动态。但这波操作反而坐实了网友的猜测——要是心里没鬼,何必急着毁灭证据?
有人翻出他之前的论文,发现至少3篇存在雷同或抄袭嫌疑,其中一篇经济学论文的核心数据,和境外NGO报告重合度高达45%。
杨景媛能保送香港浸会大学,据说就是因为接收导师和郭汝飞是同门,这种“学术人情网”直接让高校的推荐机制成了笑话。
现在,武汉大学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。
一边是杨景媛的论文造假证据确凿,一边是郭汝飞的学术不端越扒越多,甚至连整个经管学院的论文审核机制都被质疑形同虚设。
有内部人士爆料,人文社科类论文因为缺乏硬性数据验证,更容易“放水”,尤其是导师把关的环节,经常因为人情关系糊弄过去。
而杨景媛的论文能一路绿灯通过,很可能就是因为郭汝飞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
这场闹剧发展到现在,早已不是简单的诬告事件,而是撕开了高校学术腐败的一角。
当一篇编造《离婚法》、篡改数据的论文能成为博士“敲门砖”,当导师的学术道德还不如网红的口水战,所谓的“高等教育”还剩多少公信力?
杨景媛的嚣张,郭汝飞的慌乱,武汉大学的迟滞回应,无一不在证明:学术圈的水,深得能淹死人。
现如今,杨景媛的硕士学历岌岌可危,香港读博的梦基本破碎;郭汝飞的学术生涯大概率凉凉,清空主页也救不了他;而武汉大学,则要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。
归根结底,互联网有记忆学术有底线,靠谎言和投机上位的人,终究会被真相反噬。
高校若继续纵容这种“学术混子”,毁掉的不只是几个学生的前途,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尊严。
发布于:上海市配资平台哪个好,配资专业股票,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