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最近干了件让全球搞贸易的人都直撇嘴的事儿 —— 他们要给那些从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、里头有中国炼的钢或者中国浇铸的钢铁产品,额外加 25% 的税。这事儿来得挺突然,但细想又觉得不意外。为啥呢?就因为几天前,特朗普刚在网上把加拿大损了一顿,还放话说从 8 月 1 号起,所有加拿大货都得加 35% 的税。
卡尼政府那心思明摆着:不敢跟美国硬刚,就拿中国撒气。可他们没想到中国反应这么快,转头就把原本给加拿大的农产品订单全给了澳大利亚。这下可好,温哥华港的油菜籽堆得跟山似的,农民和出口商们全傻眼了。这场戏闹到这份上,到底是谁在瞎折腾?
要说特朗普那贸易大棒,向来就没讲过道理。之前美国突然给加拿大的钢铝产品加了 50% 的惩罚性关税,直接把加拿大打成了贸易战的重灾区。卡尼政府当时就慌了神,赶紧取消了数字服务税,还承诺要多搞国防开支,想让美国高抬贵手。结果呢?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甩了封公开信,说 8 月 1 号起给加拿大商品加 35% 的税,那语气傲慢得,连加拿大自己的媒体都直呼 “太丢人”。
展开剩余71%卡尼政府这操作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“柿子挑软的捏”—— 搞不定美国,就冲中国来。加拿大财政部发公告,说要对 “含中国熔化和浇铸成分的钢铁产品” 加 25% 的税。理由听着倒挺冠冕堂皇:“应对美国关税和全球钢铁产能过剩”。可数据不会骗人啊,加拿大进口的钢铁里,美国占了 50%,中国才占 10%。真正挤得加拿大本土钢铁业活不下去的,恰恰是在美国高关税保护下涌进来的 “内部倾销”。说白了,加拿大的问题根本不是中国,就是美国。但卡尼政府不管这些,在他们看来,政治上站对队比经济逻辑重要多了。
中国商务部也没多说啥,直接就上动作了。咱们这边跟澳大利亚签了农产品订单,里头有油菜籽、饲料谷物这些关键品种。这一下可捅到了加拿大的软肋 —— 中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最大的买家,订单说没就没,后果立马就显出来了,粮仓都堆不下了,直接爆仓。中国这反击不光快,还特别狠,专挑加拿大疼的地方下手。
中国这是用行动告诉全世界:想拿中国市场当筹码?那代价你可得掂量掂量,能不能扛得住。
就在加拿大焦头烂额的时候,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跑到中国访问,核心就一件事:扩大经贸合作。之前中澳差不多快谈成了,允许澳大利亚先运 15 万到 25 万吨油菜籽到中国试试水。这对澳大利亚来说,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—— 自从被中国市场挡在门外,澳大利亚的油菜籽产业一直苦苦挣扎,现在总算看到点希望了。
谈判的关键就在技术细节上:中国要求油菜籽杂质含量得低于 1%,还得解决黑胫病的防控问题。澳大利亚要是能达到标准,说不定就能从加拿大手里抢点市场份额。但现实也挺骨感:2025 年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预计才 570 万吨,是近五年最低的,而加拿大一年出口量就高达 685.9 万吨。想让澳大利亚短期内完全替代加拿大?根本不可能。但中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—— 让全球的供应商都明白,中国市场的大门对谁敞开,看的是谁守规矩,可不是看谁在政治上站哪一队。
回头看看卡尼政府这波 “神操作”,简直就是一场战略灾难:
对美关系上:8 月 1 号,特朗普的 35% 关税准时生效,加拿大央行预测下半年经济增速要跌到 1%。 对华关系上:农业和钢铁业全遭殃,出口商亏得底朝天。 国际信誉上:“美国小弟” 这个标签算是撕不下来了。更讽刺的是,加拿大给中国加税,压根没换来美国的 “好处”。特朗普政府连句客套话都没有,反而说要给加拿大汽车加税。这时候卡尼政府才明白过来,自己不光得罪了中国,还被美国当成了好捏的软柿子。
这场闹剧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:
中国不是谁都能拿捏的筹码:哪个国家想牺牲中国的利益,去换美国的宽容,最后只会两边都不落好。 供应链的话语权在规矩制定者手里:中国用转移订单这事儿证明,谁破坏规矩,谁就得出局。 搞政治投机没好下场:卡尼政府这短视的操作,让加拿大真金白银地亏了不少。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平台哪个好,配资专业股票,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